怎樣才算頭髮稀疏?頭髮分線寬度超過「這個寬度」就要小心了

髮線變寬了嗎?如果寬度大於這個數字,小心頭髮稀疏已經找上你!本篇教你如何在家初步檢測髮絲的健康,並且讓你深入了解頭髮稀疏 5 階段,及早養護留住秀髮,從清潔、睡眠、營養做改善,遠離頭髮越變越細。


4 大頭髮稀疏判斷方法

1. 處於生長期的毛髮佔比

健康的頭髮,約有 85% 處於生長期,若低於這個比例,會明顯感覺掉髮變多。檢查方式很簡單,可以觀察每天掉髮的量,特別是洗髮和梳髮時。正常掉髮約為 100 根左右,我們一整天在外頭活動也會掉髮,因此回到家後,不會感覺「掉髮特別多」。若你在洗頭或吹髮時,發現地板上、梳子上明顯多了很多毛髮,且持續一段時間,就需要開始注意了。


 

2. 頭髮的粗細
健康的頭髮粗細均勻,若發現髮絲逐漸變細、脆弱易斷,是頭髮稀疏的警訊。造成頭髮變細的原因很多,例如營養不良、血液循環不好或毛囊退化。越早發現頭髮變細的徵兆,及早進行養護,能有效減緩頭髮稀疏的狀況。平常洗髮時,仔細觀察掉落的髮絲,若細軟的髮絲比例增加,就需要多加注意。

延伸閱讀:
頭髮變細有救嗎?7個實用保養方法恢復髮絲粗度

 

3. 毛髮生長週期
毛髮的生長週期分為生長期、衰退期、休止期、脫落期,每個人的生長速度大致相同,若生長週期紊亂,例如生長期縮短、休止期延長,就會導致頭髮生長緩慢,甚至停止生長。可觀察新生髮的生長速度,從鏡子裡仔細看看頭頂的毛髮,有沒有長出有如小草發芽的新生髮,若新生髮過了 6~8週,沒有明顯變長而且細軟,那表示生長緩慢,也可能是生長期毛髮比例下降的徵兆。

 

4. 頭髮分線露出頭皮的寬度
頭髮分線寬度是判斷頭髮稀疏的重要指標。正常情況下,分線不會過於明顯。若發現分線逐漸變寬,大約可以放下一根手指的寬度(0.8mm),就代表髮量變少、頭髮稀疏。定期觀察分線的變化,例如每月拍照記錄,比較分線的寬度。

 

5. 單毛囊的髮根變少
東方人的毛囊,正常一個毛囊可以長出 2~3 根頭髮,每平方公分約有 200~300 根頭髮。當你去髮廊的時候,可以請髮型師幫你看看毛囊的髮根健康狀況,若大部分的毛囊只長一根頭髮或長出的頭髮太細,很有可能毛囊已萎縮,甚至壞死的情況。

請髮型師幫你看看頭髮稀疏的狀況,若大部分的毛囊只長一根頭髮或長出的頭髮太細。

 

頭髮稀疏並非一朝一夕,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。以下是頭髮稀疏的五個變化時期,留意自身的頭髮狀況,提早做保養是延緩頭髮稀疏的關鍵。

 

頭髮稀疏五個變化時期

第一期:髮際線邊緣的髮絲開始變得纖細,髮量略微減少,分線也稍微變寬了一些。

第二期:髮量明顯減少,分線變得更寬,頭皮隱約可見。

第三期:髮量稀疏,頭皮清晰可見,髮際線明顯後退。

第四期:頭髮嚴重稀疏,頭皮大面積裸露在外,髮際線大幅度後退。

第五期:僅剩少量髮絲,頭皮完全可見。

 

通常在三期以內,耐心地改善生活方式與勤做保養,恢復髮量有機會。若到了四、五期,建議請專業醫生診斷與治療。

 

頭髮稀疏的原因

  • 遺傳因素:家族遺傳是常見的頭髮稀疏原因。
  • 荷爾蒙變化:懷孕、更年期、甲狀腺問題等,都可能導致荷爾蒙變化,進而影響頭髮生長。
  • 壓力:長期處於壓力下,會影響毛囊的健康,導致掉髮。
  • 營養不良:缺乏蛋白質、鐵、鋅等營養素,會影響頭髮生長。
  • 不良生活習慣:熬夜、抽煙、飲酒等,會影響血液循環,進而影響頭髮生長。
  • 頭皮的健康:頭皮發炎,或是頭皮紅腫,都會讓頭髮長不出來。
  • 過度綁頭髮:在台灣濕熱氣候下,女生習慣綁緊頭髮,但長期過度拉扯傷頭皮,會產生「牽引性落髮」。這種落髮不只發生在成人,孩子也可能因緊綁髮辮、髮飾而受害。

 

延伸閱讀:頭髮變細有救嗎?7個實用保養方法恢復髮絲粗度

頭髮稀疏的原因很多,對症下藥且耐心保養能機會改善。

 

頭髮稀疏怎麼補救

頭髮稀疏補救 1. 頭皮清潔與給養分

健康的頭皮是頭髮生長的基礎。選擇適合自己的洗髮產品,溫和清潔頭皮,去除多餘油脂和污垢,保持頭皮清爽。另外,也可以使用頭皮護理產品,淨化頭皮使毛囊能呼吸;提供植萃營養,調理頭皮促進毛囊健康

 

頭髮稀疏補救 2.充足睡眠

如果你還在熬夜晚睡,請立即改善。睡眠時,身體會分泌生長激素,有助於頭髮生長,建議每天保持 7~8 小時的睡眠。

 

頭髮稀疏補救 3. 攝取食物營養

頭髮生長需要各種營養素,包括蛋白質、鐵、鋅、維生素等。特別是年紀增長,身體吸收營養的能力下降,適當補充保健食品,能更有效率地補充頭髮所需的營養。

 

頭髮稀疏補救 4. 減少綁頭髮和更換分線

減少綁髮時間,或選擇較為寬鬆的髮型,給頭髮一個喘息的機會。長期維持同一條分線,容易使該區域的頭皮承受較大壓力,造成該處髮量稀疏。試著更換分線位置,例如中分、旁分交替,讓頭皮受力平均。大約 6~8 週後,會開始看到髮際線有些改善。

 

延伸閱讀:增加髮量有方!「生理 X 造型」雙管齊下,頭髮濃密不再是夢(超連結文章)

 

頭髮是女性的第二張臉,擁有一頭豐盈亮麗的秀髮,能為整體形象加分不少。然而,現代生活壓力大、環境污染嚴重,加上不良的美髮習慣,讓越來越多的女性提早面臨頭髮稀疏的困擾。透過這篇文章,你已經學會了如何判斷頭髮稀疏、了解頭髮稀疏的原因,以及各種補救方法。頭髮養護是一場持久戰,需要耐心和毅力。只要你願意付出努力,一定能看到令你欣喜的髮量。

 

 

 

【溫馨小提醒】

  • 使用商品前,應詳細閱讀使用說明與注意事項。
  • 每個人的髮質狀況不同,對產品的反應有差異。
  • 有疾病或特殊體質者,使用前,應諮詢醫師或營養師的意見。

 

 

 

資料參考來源:Hairstyles that pull can lead to hair lossHair loss: Diagnosis and treatment

所有文章主題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